目前分類:專題 (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Taylor Swift - 1989
A-
现在还在讲什么“村姑终于开着拖拉机进城”的人
我觉得已经不是智商上的问题了。
但话说回来,Taylor Swift这张远非“正式进军Pop”的专辑,
却在各个方面故意做出一种正式转型的姿态, 
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 她就是要 就是要 就是要进军Pop了一样. 
最突出的标志当然是第一首 “Welcome to New York”,
这个epic神作里流露出的新生的喜悦是undeniable的,
几乎可以说是一个解脱
伴随着极具80年代特色的机器人synth, 
Taylor Swift用同样机器人般的monotone唱着一个和
Bruce Springsteen的“Born in the USA”一样golden的曲调;
“everybody here wanted some thing more”
难道不是每一个曾定居他乡人内心最好的写照?
“boys and boys and girls and girls”是个更高明的“born this way”,
在不刻意讨好的情况下,带领着死基老构成的彩虹大军强势入侵纽约. 
既有根源性又有时代精神, 
让人觉得Taylor Swift距离Joni Mitchell又走近了一步.
然后问题就来了, 她为何对这次“转型”如此兴奋?
最显而易见的答案或许是 言过其实的宣告Pop之后,
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做自己的“伪乡村”了.
听众在抱怨她远离乡村的时候,是否曾经考虑过她个人的艺术路线?
或者听众只关心自己在听某种更“纯粹”的音乐形式,
而把她当作装比的利器? 
细究下去我们或许会提到Kurt Cobain的自杀。
Taylor Swift这样高调的“宣告”Pop 就是在与艺德绑架者宣战,
如果他们没有意识到她是一个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有自主选择权的artist,
那么她将彻底与他们划清界限.
说到Pop, 这张专辑是Pop, 但绝对不是“一张常规的pop专辑”
现在一张常规的female Pop专辑里应该有 说唱,club,Sia-ballad,diva duet,
1989里没有一个rapper,没有一个当下的club banger,
没有Sia,没有和同辈的对唱,没有明显的RNB,没有Future那样的电子jam,
它常规在哪里了?换成Rihanna做出来你会觉得常规么?
这张专辑是一个复刻80年代‘常规’Pop的singer-songweriter专辑,
比较恰当的类比应该是Haim, Sky Ferreira或者(ugh)Jessie Ware,
不过在这样一个奇妙的世界里, 
Haim那张没有一首比得过1989下脚料New Romance的垃圾专可以获得更高的评价
那么我们不妨更仔细的来看看1989的亮点,
All You Had to Do和Style是典型的弹弹弹弹出新浪潮的synth pop,
其中Style还兼有Dancing On My Own的酷劲和We Found Love的决绝,
虽然旋律略显Coy;
Shake It Off模仿的是Micky那样搞怪的啦啦队anthem,
在中段起的调剂作用很重要,
比它更高段位一点的同类是sugar-coated的How You Get The Girl;
I Wish You Would是那种80年代萌芽的欧洲混合Pop, 
也是这张专辑里不多可以听到吉他(虽然不是乡村吉他)的东西;
最有意思的两首歌是Blank Space和Bad Blood,
仔细听得话会发现它们都用了Hip Hop的节奏骨架, 
Blank Space用的是更近代的Kanye West暗黑808,
(它的歌词也非常的有swagger)
而Bad Blood更多是80年代纯正的Classic Hip Hop节奏, 
即Run-DMC那样生猛的东西, 配合愤怒的歌词显得非常有力度;
而全专peak中的peak是~~~~~~~~~~~~~~what else,Out of the Woods,
它把80年代power ballad那种笼罩在迷雾里的,
令人窒息的,恐怖片氛围的气质把握得恰到好处, 
如果说Live to Tell选择了用space制造空间感令人生畏,
Taylor这首歌则是用“声墙”本身和无尽的回响来对你进行听觉压迫,
加上歌词里并未尽言的“走出森林走出森林” 
“找到空地找到空地”本身就很像恐怖片情节,说是一首暗黑大作毫不为过.
与其相对,专辑里剩下几首Power Ballad, 
“好高好帅好会艹”,This Love,I Know Places,Clean都属于
Beautiful Tragic那样“该来的”东西,
但它们并不差,属于展示基本功的作品,
特别是I Know Places,是Taylor Swift同时又像极了另外一位女歌手,
标题可改成“老娘随手写个Lorde一线曲给你们看看”
不过再多制作上的转型(不可否认制作和以往专辑差别很大),
也无法掩盖Taylor Swift作曲里最具特点的东西:细腻的歌词
“the flowers that we grew together died of thirst”
“then you say I want you for worse or for better,
I would weep for ever and ever”
“pictures in frames kisses on cheeks”
“new money, suit and tie, I can read you like a magazine”
“you got that James Dean bullshit.............
I got the red lip bla bla bla”
最后当然不能忘掉“the rest of the world was black and white,
but we were in screaming color”----面对这样美丽的句子还能说什么呢。
Cut:“Out of the Woods”“Welcome to New York”“Blank Space”“Bad Blood”“How You Get This Girl”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ady Gaga - Artpop 

A(90)

ArtPop显然不是Lady Gaga最pop的专辑,那是the fame,
也不是Lady Gaga最art的专辑,那是born this way,
但它是Lady Gaga最完整的专辑, 
因为它是Lady Gaga唯一一张【将视觉和音乐完全结合】的专辑.
标题“ArtPop”只是一个开地图炮 吸引眼球,“could mean anything”的空泛概念,
专辑的实质是一部对Gaga的想象力和独特视角进行具象化阐述的作品集,
改叫“Imagine”或者“My Beautiful Weird Twisted Fantasy”或许更接近真实意思.

将这种理念展现得最明显的是二单“Venus”:
类似“Aphrodite lady,seashell bikini” “have an oyster,baby”
的文字与其说是歌词,不如说是单封和专封的速写,
这样用歌词literally描述视觉的作法,
即使对Lady Gaga这样依赖视觉的歌手,也是第一次见到. 

再比如备受歌迷推崇的“Donatella”
“Im blonde Im skinny, I wanna dress you up in silk taffeta”
完全就是Donatella Versace的肖像画;
“Jewels and Drugs”用stereotypical的意象勾勒了一副嘻哈文化的讽刺漫画,
从两段恶俗的rap中 我仿佛能感受到‘刻意让他们出丑’的浓浓恶意;
“Applause”MV里“One second Im Koons Suddenly the Koons is me”
一句正对应了Gaga化身为鹅,放大缩小的景象, 显然是阐述‘could mean anything’的思想;
值得深思的还有 “Aura”和“Burqua” 之谜,
其实说白了她就是想创作一首和Burqua相关的歌,而最后“Aura”把Burqua吸了而已;
仔细思考可以发现 专辑里大部分作品(“Manicure” “Sex Dreams”“Mary Jane 
Holland” “Dope” “Fashion”等等 )的出发点都是一个特定的视觉idea. 


这种由视觉驾驭音乐的思路是别人做不出来的,not even YOU-KNOW-WHO. 

而在这样用音乐为画笔描绘视觉的指导思想下
音乐的实体自然也非常天马行空,
最成功的作品是开篇的宏大画卷“Aura”:
60年代迷幻摇滚的不和谐音程开场,迷幻摇滚的Grace Slick唱腔,
后面又70年代艺术摇滚的腔调, 还有80年代场馆摇滚的big chorus, 
90年代alt的怪味和house硬核渗透到每个角落,
00年代踢不烂中东弦乐提供了最exotic的outro, 
10年代的dubstep/electro pop作为缓冲剂把这些piece完全粘合起来.
60 years of rock wrapped up in one song, thats damn art and damn pop.

与“Aura”的嚣张古怪相对,“Applause”和“Venus”是把怪劲偷偷藏起来的歌,
前者在David Bowie框架里藏了电子流行的阴招,
--即“plause plause pluase”递进和Synth pumped “a-p-p-l-a-u-s-e”
which在“gimme the beat...”和nobody节奏夹击之下像夜空中的烟火一样绚丽.(finally grow on me.)

而后者在80年代流金外壳下有许多来自RNB的‘干扰’元素,
包括暗中浮现的808,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Venus!”,
和初听很不三不四的太阳系点名Bridge --which is one of her most brilliant comedy. 

专辑其他歌曲基本都落入了已知的Gaga comfort zone里,
但也都有些“art”的地方, 
my very favourite - “G.U.Y.”用trip hop棱角弥补了Art rock的怂劲
--虽然主要因为机智的歌词而喜欢,但production和最后的“Nein Zedd!”显然都是加分的;
“Swine”在dubstep白板上加入了超过Born This Way任何一首的金属戾气;
“Do What U Want”把RNB硬塞入synth pop当中;
“Sexxx Dreams”是福音和流金孽种“Teeth”的续篇;
“Jewels N Drugs”心血来潮的复古了一下五年前的南方说唱;
初听让人不敢恭维的“Gypsy” 则逐渐展现出其纯粹的Springsteen特质,
--连春哥写情歌必编一个人名的陋习也学到了--aka “The Edge of Glory” 第二章. 

剩下诸如“Manicure”“Donatella”“Fashion”“Mary Jane Holland”“Dope” 就是很“纯”的摇滚了,
在这张以怪异视角为核心专辑里,‘纯’就意味着‘单薄’,
“Donatella”到“Mary Jane”的三首也构成了专辑最黑暗的时刻 
(“Dope”好歹还是个Ballad,虽然比上三首中两首都俗) 
但四分之三到位置本来就是用作垃圾场的,
至少每首还都有清晰的point of view(as well as a ‘view’),all forgiven.

Cut: “Aura” “Applause” “Venus” “GUY” “Swine”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过说到核心,她的歌唱和歌曲相较于真正的好流行乐,还是停留在一维的层次

Janet Jackson不需要尊重的原因除了个人素质是0之外,
她的音乐就没立起来过,
所谓“一维”也就是更sofisticated的 “薄”嘛 ,
像Together Again, All For You,Doesnt Really这些歌 大部分人听两三遍也就腻了

Together Again除了一个tune之外 完全没有间架结构
所以你也不用奇怪为什么Janet会被teen pop挤垮了,
和席琳迪翁竞争的话她的音乐还算制作挺好的,
遇到Max Martin那些真正funk的东西就太苍白了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01单曲里排名98
女歌手单曲排名16,白人女歌手排名第2(After“Live to Tell”)

摇滚乐和灵魂乐里,女歌手在单曲方面的成就比她们在专辑方面的成就要清楚得多,
因为很多女歌手先行的流派是倾向于单曲的流派:
节奏蓝调,魔城,迪斯科,女子组合和很多
其他夹在Presley/Holly/Berry和披头士之间的尚未得到明确定义的音乐。

事实上,从Ruth Brown,Lavern Baker到Darlene Love,Aretha Franklin,
到Carole King,Patti Smith,Donna Summer,
这几个人的成就已然超越了英国30年来所有女歌手的成就,
除非你认为Annie Lennox,Dusty Springfield,Marianne Faithfull和半
个Chrissie Hynde加起来能秒杀以上全体,
或者认为Annie Haslam,Sandie Shaw,Cilla Black(Lu Lu)之流可以被严肃看待。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ystals主唱,“Da Doo Ron Ron”,“Then He Kissed Me”,etc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ueen of Disco”和“I Feel Love好前卫”是很多人对Donna Summer的认识,
这些useless的话你在进这个吧之前讲讲还可以。

用“I Feel Love”概括Donna Summer和用Blowing In the Wind概括Dylan一样蠢;
而“Queen of Disco”是一个不怎么准确的称谓,
应该叫“Queen of Euro Disco” 

Disco有两个主要的流派:纯粹放克根源的Disco和欧洲人简化改造的Euro Disco,
名字都叫Disco,但从音乐史的角度来看 这两个概念差别太大了。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借个碧玉的标题。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bnreview.barnesandnoble.com/t5/Rock-Roll/Tough-Love/ba-p/6951

写的太好了。 我来翻译一下。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usty Springfield-- 《Very Best of Dusty Springfield》

A-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most successful black performers of the 1960s, the Supremes for a time rivaled even the Beatles in terms of red-hot commercial appeal, reeling off five number-one singles in a row at one point. Critical revisionism has tended to undervalue the Supremes accomplishments, categorizing their work as more lightweight than the best soul stars (or even the best Motown stars), and viewing them as a tool for Berry Gordys crossover aspirations. Theres no question that there was about as much pop as soul in the Supremes hits, that even some of their biggest hits could sound formulaic, and that they were probably the black performers who were most successful at infiltrating the tastes and televisions of middle America. This shouldnt diminish either their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s or their fine music, the best of which renders the pop vs. soul question moot with its excellence.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robertchristgau.com/xg/rock/girls-06.php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Teddy Bears--To Know Him Is to Love Him

Spector创作的第一首冠军单曲。
Teddy Bears是他和几个中学朋友组成的乐队,
整首歌的录制制作费用只花了75美元,
最后唱片卖了超过1百万张。
虽然只有当时19岁,但Phil Spector独立创作/制作/演奏/参与和音了整首作品。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标题是“Elvis Presley:Aging Rock”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bnreview.barnesandnoble.com/t5/Rock-Roll/Monster-Anthems/ba-p/5087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usty Springfield-Dusty In Memphis

A+

一张来自梦幻世界的pop/soul专辑~
“a pop miracle”,if you will。

或许灵魂乐专辑里只有Al Green的《Call Me》才能在整体感,音乐性上与之相比,
很有趣的是,这两张专辑都属于孟菲斯灵魂。
孟菲斯灵魂和通常意义上的(南方)灵魂乐,如Aretha,相比更为规整/雅致,
着力于用整齐的节奏和配器构建音乐的氛围感;
如果说南方灵魂保留了更多Rnb,Gospel的原味,
那么Memphis Soul的美学则已向放克的“环境”美学迈进。

当这种雅致的灵魂乐和英国最好的女歌手结合在一起,miracle就出现了。
Dusty的出身和“阶级”决定了她更适合与雅致规矩,
而非Aretha那种纯粹根源性的灵魂乐结合,
实事求是的说,Dusty不是Janis Joplin,她没有驾驭蓝调或者福音的能力,
她的vocal具有的还是白人略带矜持的戏剧感,
类似Barbra Streisand或者Connie Francis,但没有她们那种黄金时代遗老的匠气;
和英国同行Lulu类似,不过情感更丰富,声音也更漂亮。

历史上两次英伦入侵(如果00年后那也算的话)似乎都是先摇滚,后灵魂
00年代是先Cold Play,再Amy Winehouse以至Adele,
60年代是先甲壳虫,滚石,再Lulu,Dusty Springfield,
Dusty In Mmephis从某种程度上是第一波英伦入侵最后的经典作,
不知道Adele的21会不会是第二次英伦入侵的最后一波,
(把这两张专辑并列真是对Dusty的羞辱)

为什么第一次英伦入侵时期的英国音乐比后来的高档无数倍,
因为英国人在用心的向美国根源音乐学习。
就像从滚石早期每一个riff里都能听出黑人大师们的影响一样,
Dusty In Memphis里每一句都可以听出Dusty对灵魂乐的良苦用心,
Just a Little Lovin’,Breakfast in Bed是Dionne Warwick一样细腻的人情练达;
Son of a Preacher Man把灵魂乐题材唱出了英国古典小说的气质;
So Much Love,Just One Smile里包含情感几乎要满溢出来了;
她还把电影配乐The Windmills of Your Mind唱得无比忧郁,超脱凡俗。

不过我觉得这张专辑最大的魔力还是一种音乐“色彩”上的对比
而Dusty In Mmephis里没有太突出的歌曲,但每首歌维持了一个基调,
Just a little Lovin是砖红色,So Much Love是橙色,
Son of a preacher man是橙黄色,I Dont Want to Hear it Anymore是橙红色。
Dont Forget About Me是栗**reakfast In Bed,Just One Smile是橙色,
The Windmills of Your Mind是蓝色,the Land of Make Believe是浅蓝色,
No Easy Way Down和I Cant Make it Alone是紫色,
这些色调鲜明的歌曲在整体精致如绸缎般的弦乐制作编制下,
共同组成了一张理想世界一样浪漫美好的专辑。

相比黑人灵魂歌手专辑那种hit+filler的模式就没有这种音乐色彩的组合升华。
拿Aretha的I Never Loved a Man来说,song by song的比较,
一首Respect已经足够压倒Dusty In Mmephis整张,
但专辑的艺术价值就是没有Dusty In Memphis高。
Respect是没有主色调的,因为这首歌太丰富了;
同理,I Never Loved a Man也没有主调,Right Man Right Woman没有主调..
这些都是“一首歌一个宇宙”级别的东西,
而余下的filler因为粗制滥造而没有主色调,
Hit因为太好所以没有主调,Filler因为太差没有主调,
这样组合成一张专辑是无法产生更高层次的美学价值的。
如果说白人对灵魂乐或者黑人音乐有什么贡献,或许就体现在专辑整体性的构建上。

Cut:“Son of a Preacher Man”,“So Much Love”,“No Easy Way Down”,
“Just a Little Lovin”,“The Windmills of Your Mind”,“Breakfast In Bed”
恩,顺便说我不太喜欢25首(还是23首)版本的dusty in memphis

还是先去听11首版本的吧。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说是名言 其实就是一些qoute而已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恩,关于不能接受的如何欣赏, 
建议:play louder。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来谈一点vocal方面比较虚的话题:情感表达

Dusty Springfield(最伟大的英国女歌手)
演唱特点就是“移情”特别明显,
她唱什么歌给人感觉都是把自己全身心投入情境当中,
纯粹出自肺腑的表达歌曲【应该】表达的情感,
这个I Dont Know What to Do就把歌曲那种迷惘
不知所措的情绪表达的很充分。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pice Girls? TLC? Dixie Chicks?? Destiny's child? Pussycat Dolls? 
the Sugababes?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在面对出过一堆专辑歌手的时候觉得比较茫然
那我来把听得比较完整歌手 专辑统一介绍一下
给出个人的推荐意见 给想了解的人做个参考。

slowly更新。

 

A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